近日,江苏省科协公布了2024年度“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张元炜等18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是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实施的人才项目,培养时间为2年,资助主体分为省科协资助、省级学会资助、设区市科协资助三大类。该项目旨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期”潜心研究、深入探索,尽快成长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储备力量。南京师范大学科协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理念,...
2024年全国生物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工作研讨会,于2024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33所生物科学拔尖计划2.0基地的高校师生代表参会。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钟伯坚教授、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专业主任朱自强教授,以及23级拔尖基地班陈度唯、侍佳文两位同学受邀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
被子植物作为陆生植物中形态多样性最丰富、地理分布最广泛且生态可塑性最突出的演化类群,其起源与辐射演化事件被视为陆地生态系统演化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尽管已经开展大量研究,但被子植物起源时间仍存在争议(白垩纪至二叠纪)。近年来,分子钟方法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契机,尤其是贝叶斯框架下的石化生灭模型(Fossilized Birth-Death Model)明确将现存物种与化石记录纳入同一宏观演化过程,打破了传统节点定年法依赖最古老化石作为单一校准点的局限,...
近日,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黄新琦教授关于植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影响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Plant Diversity Reduces the Risk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in Agroecosystems”为题,2025年1月28日在《Advanced Science》(IF = 14.3)发表(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0990)。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和畜牧生产。然而,抗生素的选择压力导致了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现已证实,土壤环境中广泛存在着抗生素耐药菌(...
2月27日,全省统战部长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娄勤俭在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杨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缪建东参加会议。会议通报表彰了2018年度全国全省统战工作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奖、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奖及其他奖项。由江苏省委统战部与南京师范大学组成联合课题组,我校新传院张伟伟副教授执笔撰写的课题成果《江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019年1月10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大足发展研究院和南京师大智库联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大足院士讲坛”第一期正式在大足开讲。讲坛由大足区委书记章勇武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超导电子学家吴培亨主讲,我校发展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和大足各部门市管领导参加了讲坛。吴培亨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创新,什么是创新,怎样提升创新能力和如何做好创新几个方面做了分享和交流。 吴培亨首先强调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提出,创新不仅...
5月31日下午,2019年“南师文化大讲堂”的第九讲“团队精神、领导素质与执行力”在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开讲。本期大讲堂由我校张明明研究员担任主讲人,公司近40位营销骨干听取了讲座。张老师详细阐述了讲座的时代背景,团队精神、领导素质、执行力等的定义、内涵和特性,并就团队精神与执行力举出创新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讲座将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企业团队精神,提升员工的执行力。
4月26日上午,2019年“南师文化大讲堂”的第八讲在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如期举办。本期大讲堂以“迈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由我校王刚教授担任主讲人,公司30多位营销骨干听取了讲座。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王刚教授详尽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条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